- 已编辑
LearningSheep 为什么没有人追问“肺癌是否是吸烟的原因”,我想并不是因为“一般人很难想到这一层因果关系”(这个可能性并不难想),更不用说受过专门训练的研究人员;说“这个研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”也不是很具有解释力,因为从事比这个猜想更没有意义的研究的也大有人在。
这个研究的难处在于“吸烟”不是一个单纯的变量,而是很多因素的集合。我们可以追问“得了肺癌的人是否对烟卷里的某种化学物质有偏好,比如尼古丁。”这个猜想可以被很好的验证,而且不用拿人来做实验:制备肺癌的小鼠模型,就可以用此测试得了肺癌的耗子对烟里的某种物质是否有偏好。如果觉得耗子里做的研究不一定能解释发生在人身上的事情(这个怀疑是极为合理的),那可以在人群里做 “case control study”, 这样也能收集到可供统计检验的信息。
如果这些研究成立,比如支持“得了肺癌的人更偏好化学物质 X”,那么问题就来了:一个没有吸烟经验的人,如何知道他/她并未尝试过的香烟里含有这种物质,从而发生从不吸烟到吸烟的转变?我想这是这个猜想在逻辑上的难处;说获知患癌后心情郁闷,于是开始抽烟也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说法,因为很多人心情郁闷的时候并不抽烟,而是用别的方式排遣。一般患癌的人年纪都偏大,而是否吸烟一般是青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习惯,所以如果有人患癌后开始吸烟,比如五十岁后突然变成了烟民,那这个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被发现的。
是否患癌是个很复杂的过程,一般最终会落实到一些关键基因的突变上,这些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的增殖失控和细胞接触抑制失效。人体本身的生化过程,比如代谢产生的过氧化物,会诱发基因突变;外界环境,比如高辐射环境,也会诱发基因突变;一些外界和人的交互作用,比如心情,也会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,从而间接影响到基因;还有就是遗传因素,很多人天生就有一些基因缺陷,使得他们更容易患癌(千小心,万小心都中招),同时也有人具备增强的基因,从而不容易患癌(抽烟又喝酒,活到九十九)。和这些负面因素抗衡的是人体本身的基因组修复和监控系统,它们试图防止癌细胞产生,如果产生了,也及时将其消灭。但是,如果一个人活得够长,患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必然。吸烟会产生基因突变,喝酒会抑制基因修复,烫头是否有影响就不知道了:)所以抽烟 + 喝酒会极大增加患癌的可能,这些研究有很高理论和实践价值。相反,问患(肺)癌是否是吸烟的原因,这在逻辑上似乎是合理的一问,但是基于现有观察,这一猜想在实际上并不算合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