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ud2016 @tctcab @dapengde

看直播中~~ 才知道大鹏是苏州的,我也在,哈哈。

第一个问题:看出版社用的什么,如果方便编译,更好。不过估计比较难。
第二个问题:同第一个。
第三个问题:其实如果第一个实验不了,也没必要另起炉灶,就开源和出版两条线就行了。如果出第二版,就借鉴开源内容更新即可。

    Jonie_Y 还是只更新在线版吧,以后要出版纸质书就以最新的 commit(假设叫 a)为基础,纸质版就是 a 的分支版本(fork)。纸质版只改动或删除内容,不能增加内容(a 之后的内容就不加了)。只要不在纸质版上面加内容,就不用手动同步新内容到在线版了。有一种情况还是需要把纸质版的改动同步到在线版:修订纸质版过程中发现了错误,而在线版并没有修订这个错误。这样应该轻松多了,作者只管更新在线版就行了。出现了两个版本,但不能合并的话,以后就越来越乱了。

      CyrusYip 出版社的订正没必要全部反馈到在线版,两者相互独立,你可以理解成以后出第二版的话,只需要“抄袭”一下在线版,更新出版社的排版文件内容就行了。

      Cloud2016

      第一个问题:出版社是否同意将源码放出来,并且允许编译出网页版?

      书的电子版版权是我们的。所以说,可以。

      第二个问题:大鹏对接出版社是通过线下的纸笔模式,如何搬迁到线上?

      要么找个人逐字对照着修改,要么随他去,下一版再由出版社过一遍就行了。

      第三个问题:如果打算做第二版,我个人建议另起炉灶,重新建构,单独维护,不是小修小改,不然,历史包袱会很重,维护起来比较麻烦。

      确实如此。

      Jonie_Y 希望大家记住西交利物浦在咱们苏州。

        手中的pdf版本吃灰多年,人也从金陵到姑苏了~ 🤣

        Jonie_Y 随时都可以 fork 然后 PR 啊,git 的好处就不就在这里,反正一切都有记录都能回滚

        11 天 后

        dapengde 刚刚有时间回看了一下,满满的回忆,居然发现我的留言入选了,哈哈哈哈

        唯一遗憾的是买了一本给自己,送了一本给别人,结果自己那本就刚买来的那天晚上翻了翻,还要找点时间好好读读

        5 天 后

        关于第二版,我起了个号召,搭了个仓库,感兴趣的可以来看看!真要创作第二版的话,大家脑洞要大一点,因为第一版的杆子已经立的很高了,可以来讨论,不忙着写。

        1. 第一版中不足的地方,大家可以尽情提,我和其他两位作者都是很开放的。如果未来有大把时间,出第二版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!直播后,出版社还约稿了,但是我们目前都没应下来,因为大家难有固定地时间和精力投入。

        2. 收集新奇的想法,为第二版的创作提供思路,我已先抛了个砖,欢迎大家来拍。

        关于排版编辑、内容要求,我暂定了一些规范,因为比较细,我写成一篇欢迎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