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vebluesky 我对沟通方式的选择,已经在我博客里解释说明过。如果所有人都认为我无法沟通的话,那我没有二话好说,发生这种事是我咎由自取,我绝不抱怨。问题只是公司里有一部分人见了我的说明,表示完全尊重。我知道有些同事习惯使用 Slack(对,就是像微信 QQ 一样),但要联系我的时候都特意用邮件。唯独净土团队似乎是坚持使用 Slack,决不妥协,什么事情都在那上面有一句无一句,而我也不在他们的频道里,所以他们说什么我都不知道,要关注这么多与我无关的消息并从中挖出一两条与我有关的,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。作为一个同事,他宁愿选择偷偷重写另一个同事的包,也不愿发封邮件告知他察觉到的问题的严重性。这还叫什么同事。他整天在推特上吆喝,对他人要善良(be nice),为何这件事上对我如此不善。算了,不说了,这么说下去又唠叨没完了。
tctcab 你还真别说,当年他要创建 RStudio Community 时,我就表达过反对意见。我是建议我们用这个精力去改良 Stack Overflow 社区的糟糕文化(这里面确实有不少混蛋,谁混蛋我们就有针对性地教训谁),不要另起炉灶。显然,我选的这条路要难走得多。在任何情况下,另起炉灶都是简单而诱人的路,就包括这次重写 blogdown。自立山头意味着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,不用仰人鼻息。问题是这一个个自立的山头容易变成回音室(echo chamber),也就是一小群人,在一个隔离的环境中不断重复、回响、加强自己的信仰。Slack 频道、微信群、小论坛(我们这个论坛大概也不能幸免),都有回音室的潜在危险。
yufree 有时候我回复 Slack 消息确实感到很大的压力,因为我对即时消息的感受就是即时消息需要即时回复,而有些问题我实在即时回复不了。有时候我为了一条消息要把 Slack 开着开一周,因为我怕我关了就忘了是谁在哪里问我的问题了。我知道这种情况都有技术手段可以解决(比如设置消息未读),但这种“什么地方还有一条重要的消息我还没回复”的感觉让我感到很分心。换作邮件的话,我就不会产生这种焦虑。比如你两年前给我发的邮件至今依然躺在我的收件箱中(它是目前我未回复的最早的邮件),凡是还躺在我收件箱中的邮件都是我还有意处理的,但不管时间间隔多长,我都没有回复的压力,因为我知道我就算关了邮箱,我也不会忘记处理这件事。
便利的工具有时候真是把人给绑架了。尽管讲出来可能有点荒谬可笑,但我有时候感觉退回到信封邮票的时代,也许我们会轻松许多。
dapengde 是的,我也讨厌理发师强行尬聊。看牙医也是,开头总要问你住哪里、家里几口人、人均几亩地、每个人是干什么的、娃在家还是上幼儿园,等等。到了第二次再去看牙,还要问你的娃怎么样了、现在该几岁了。人口调查完了还能记下来,第二次接着调查,尽管是为了表示关心,但让我作为一个顾客感到不是很自在。在餐馆吃饭时,我都嫌服务员时不时过来打断问一句吃得怎么样太多余了,还是在国内吃饭自在一些,需要服务员的时候大手一挥吼一嗓子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