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已编辑
tctcab 嗯,要支持 Hugo 自带的服务器的话,需要额外的 R 包依赖(processx),而且最早的时候我也没太弄明白这种情况下如何监听、自动重新编译 Rmd 文件,因为 Hugo 自身没法编译 Rmd。后来过了好一阵子我才弄明白 later 包的魔法。前两天我差不多弄明白了如何在 Windows 和 *nix 下分别开启后台进程并获取进程号(以便能在合适的时候把 Hugo 服务器进程杀掉、免得退出 R 之后它还继续跑),这下子连 processx 也不用依赖了,所以下一步我打算开始默认使用 Hugo 自带服务器,这样预览速度会快很多倍。
Rmarkdown/Rmd/md 的划分也是有点无奈,看用户的口味偏向 Hugo 的 Markdown 还是 Pandoc 的 Markdown。前者主要是支持 shortcode,后者的语法更严谨而且功能也更多,并且是 R Markdown 用户日常使用的 Markdown。Hadley 贸然选择了只支持前者,但我不确定把 blogdown 用户限制在 Hugo Markdown(确切说是 goldmark 或 blackfriday)上是否真的是个好主意。认知成本当然是有的,但我感觉这个问题好像不太容易简化。
academic 主题的开发者实在太短视了。要钱的话,我可以很轻易地让我们厂支援他。我非常怀疑他这样单干能挣几个钱,很可能还不如我们厂给他捐赠。现在昏招一出,和用户的关系也搞僵了, 而我们也开始严肃认真地考虑另写一个 Hugo 主题代替它(绝对不能容忍主题还需要依赖 Golang + GIT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