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醒时刻:如果有一个打开网页就能用,界面类似于typora但是是rmarkdown可以直接运行交互代码。。。 画美不看。。。
说起来我觉得技术还是可行的,datacamp的课程都是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跑r代码的说!
用shiny是不是可以一战
我不太懂,但是感觉好像各个环节的技术都应该齐全了吧,就差组装起来了。
bookdown 大赛时有个项目叫 backyard,就是用 shiny 为 bookdown 做了个前端界面。我猜只要部署到服务器,再加上个账号管理和版本控制功能,就能用了。以后再加上个一键投稿,分分钟灭掉 overleaf。
sharelatex 也是开源的,界面很好,说不定可以拿来用。
stackedit 也是开源的,做用户界面不错。typora 也是。
pandoc 也有网页版。
dapengde 和yihui这篇文章的需求或多或少有共同之处 稍微整理一下的话, 一个网页base的编辑器 :prosemirror ,nhnent,stackedit 或者数不清的markdown editor p.s. typora是闭源的 但是这个可见即所得开源编辑器 mark-text 是开源的。据说还有这个ghostwriter但是没看明白mac是如何安装的。所以没用过。
然后跑一个servr,把md渲染交给knitr或者pandoc?(有代码变化用knitr,否则直接修改knitr的结果然后跑一个pandoc或者其他啥都渲染器)或者用shiny?然后把文件存回本地。
这样感觉账号管理和版本控制反而是最难的。。。
这个莽撞人项目相当莽撞。只是左边写文档右边预览的话很简单,我好几年前就玩过了,参见 @yufree 的评论:https://yihui.name/cn/2018/06/wysiwyg-r-markdown/#comment-3954412851
难的地方如楼上 wglaive 所说,是搭建一个真正的后台系统(管理账号、存储文件等)。
看来没有省心的一键安装方案,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再嚣张几年了……
dapengde
我觉得有意思,有空来一起做一下吗w 挑战一下顺便学点js还有服务器什么的
tctcab R 领域里我只是个用户。开发层面的东西我不懂,想不出我能做什么……你做吧,我就等着用了。
tctcab 可以研究一下 Netlify 的这个模块:https://www.netlify.com/docs/git-gateway/ 要是搞清楚 NetlifyCMS 的工作原理的话,我估计搞一套后台系统应该也不会很难。
…不都搞了好几个包嘛!
那我先研究一下
tctcab 我搞那几个包都不算是开发层面的。而且从中吃了苦头,太业余,效率低,不敢轻言开发了。
一年后挖个坟,我觉得dapengde 会开心得不要不要的。
总的看来Rstudio cloud目前看来已经基本完美实现大鹏一年前的诉求了
我的一小时体验报告:
另外试了其他一些骚操作:
ping
~/
/cloud/project
不过碰到个bug,试图把project从公共空间移到自己的workspace的时候,project突然就消失了…所以版本控制很必须啊。
总结
tctcab 哇……
正在外面开会。等完事了火速尝鲜。
简单测试了一下:装了几个包,编译了个 R Markdown 文件,开启了个 git。一切都很流畅自然,跟本地桌面版没啥区别。
dapengde 跟本地桌面版没啥区别
RStudio 十年前创立时,根本就没有桌面版,一开始就是网页版(本地或服务器皆可),后来在用户的强烈要求下才开发了桌面版。估计绝大多数人都猜不到这条路是倒过来走的。折腾了这些年后终于回到最初的轨道上了(RStudio Cloud)。
yihui
哇没想到rstudio也十年了。
但浏览器版让我觉得不好用的一点就是浏览器地址栏/tab页/cloud导航条/rstudio工具栏这些加起来就占了1/4的屏幕空间了,编辑区太小。
如果桌面版IDE能连接Rstudio cloud就好了。
tctcab 浏览器全屏状态下,只比桌面版多了个顶部的cloud导航条,我觉得还可以吧,跟桌面版有点分别,也不坏。
我比较惊讶的是,这个东西早就出现了,例如几个月就有人写了中文介绍,而社区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讨论了,而我到现在才知道。
我一般用anaconda里带的jupyter,不过主要是python,没用R 可以参考这个:https://docs.anaconda.com/anaconda/navigator/tutorials/r-lang/
youttiao
Jupyter能写学术论文了吗,没听说啊。
其实论坛里之前也讨论过不少Rmarkdown跟jupyter的比较,各有优劣,只是我们主要用R的话会更倾向于Rmarkdown.
经过较长时间(几年)的观察和思考,我对 R Markdown 在我们领域(大气科学/环境科学)的应用前景持怀疑态度,在此作个小结,有空了再展开说(如果有必要的话)。欢迎拍砖或解惑。
观察到的现象:
考虑到的原因:
综上,R Markdown 在我们领域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推广。甚至长远来看,很有可能将仅仅成为极少数人阳春白雪的极客游戏。
大家怎么看?不知别的领域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