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amstomach
谢益辉前辈:
你好,我是一名普通院校统计学的应届毕业生。很高兴我能结识COS论坛并深深的爱上它,也非常感谢你建立这个论坛给我一个学习的地方。我很久就在论坛注册了账号,只是很久没用,最近写论文才到这个论坛来,才发现这里有如此多的资源可供学习。
一直以来有个念头:统计学很有用。但是对于自己具体的发展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打算。看到你2006年写给统计学学弟学妹的文章,很受鼓舞,很佩服你在大学期间的飞速发展,就像你说自己刚进大学连电脑都不会用,到现在如此的厉害!尽管我们学校的统计学号称全国第四,但是自己并未获益多少,那些厉害的老师我们很少有接触,整个四年下来,我本以为自己参加了一些社会调查,学到了不少东西,可是到在论坛里面看到你们的帖子,看到你们的讨论,看到你们熟练的使用编程,看到你们轻松的阅读外文文献,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。不过确实,很多时候是自己不够主动,不会主动的去学习一些东西,这是现在我所后悔的地方。但当时自己的迷茫也对自己造成了一定影响。甚至是对于R语言,最近安装了才发现原来学院机房一直有这个软件,却被我当成和我们无关的软件。我们同学之间却极少有人知道这个语言专门针对统计的,也根本没人会使用它。对于自己出身统计学,跟其他人相比一点优势都没有。仅仅只是会一些社会调查,真是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统计学毕业的。接下来,我将会继续读研,跑到了一个更不知名的院校,但是我却想能够把统计学继续学好。
说了这么多,我只是想表达我的一个请求,那就是能否发一下你在大学以及后来学习的历程,从一无所知的状态到如此博学的一种演变过程,比如,你对课程的学习,你对其他知识如编程、英语的学习,你参加的一些有感触的活动。让我们有一个参考和学习,同时,也给那些迷茫在大一大二不知所措的统计学子一个鼓励。当然,不是打探你的隐私,希望这个帖子就叫《COS论坛创始人——谢益辉自传》。
发这封公开信的目的是想得到其他版主和网友的支持,如有冒犯之处,敬请谅解。
jah_et
我支持!
其实可以考虑出书的 [s:11]
Ihavenothing
阅遍斯人零五至今之博客,可知矣。[s:11]
yihui
呃,本来我要回宿舍了的,走之前看到这个帖子,不知该怎么回复。当我年少无知的时候,看到这样的话会很得意,而现在我得不断警告自己,小心小心再小心,莫真把自己当根葱。
关于COS,眼看着就要成立三周年了,我也有心写一份材料来介绍她的前世今生,关于我自己,显然还没到能够立传的时候,也没这个资格。若仅仅是介绍学习的道路,我很愿意详细写一篇,不过这篇东西,也许不是一天两天能写完,不知要等到哪一天了……
刚写两句话,发现沙发板凳已经坐满人了[s:12]
yihui
等50年后吧……
无痕
50年后的自传怕是全球发行的多语种了。。。。
fan
岂止全球发行 月球 火星都要发行
cloud_wei
我几乎一篇不落的遍阅了,非常震撼,也和宿舍的同学们一起感叹过n次,拿周星星的话来说就是“对益辉的崇拜如滔滔江水,连绵不绝;又如黄河之泛滥,一发而不可收拾“。我和楼主的心境一样,感触很是相似,也一直渴望谢兄可以将自己的成长历程、学习经验写一写,使我等受益无穷,不过我还是没有大胆地提出这一要求。
不过话说回来,我们的个人崇拜主要来自于我们本身的无知和空虚,谢兄也是凡人,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。我们的落后主要来自于自己的堕落、懒惰,而不是老师和环境(PS.我们的统计号称第二,而实际上我们这边概率是很强,但和统计没有关系),我大一的时候偶尔缺了一次课程都会伤心惭愧,每天的自习时间超过五个小时,不论周末、天气。到现在几乎从不自习,实在无聊才会去上课(90%的课逃掉)。一方面可能是我对老师不抱任何希望,养成了什么都喜欢自己看而不喜欢听没水平的老师讲的习惯,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自己逐渐融入了所谓的大学生活。对于环境,我是消极地适应了,最后掉入酱缸,失去自我。还有,我们人人都可以讲述一大堆的理论。但有几个可以踏实地实践下去?
如果问大学里面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,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:谢益辉,通过他的博客、COS、以及我们的私下交流,我学到了很多,这一点我一直很感激。谢兄最强悍的地方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,一般的学生谁乐意花大把的时间创建论坛、维护论坛,同时又在邮件中不厌其烦地回复那么多素不相识的邮件?德艺双馨,这是我对谢兄最简短的评价。也在次祝愿谢兄的未来越来越精彩。
谢兄说”小心小心再小心,莫真把自己当根葱“,目前依我的水平还看不出谢兄哪里做的不好。不过有一点要说的是:谢兄展示给我们的大多是图示和动画,很多东西其实很容易想到,只是不好用计算机实现罢了。谢兄的这些东西的 价值毋庸置疑,但是我觉得只要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稍稍看看理论,他们可能会更好更快的实现,所以对我们来说会Php、Html、Flash的确是优势,但不是绝对优势,更不是比较优势。要在江湖立足,就得有自己的看家本领,也就是”比较优势“。
对于统计的学生来说,比较优势在自己的领域应该更好找,当然不排除个别强人可以在很多领域都做得非常好。对于可视化,我的看法是这东西可以作为统计人的兴趣爱好,但不适合作为看家的家伙,其实更进一步说,简单的图形人人都能想得到,要处理的顶多是细节部分了,比如我的相关阵的可视化图从20行跑到800行,又优化到400行,里面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处理细节问题。如果一个统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图形的细节问题,我觉得这是没有太大的竞争力的,因为有很多人可以比你做得更好。此外,有些图形涉及到复杂的数学基础,比如Andrews曲线,这些图不是凭简单的直觉能想到的。还有,我觉得在统计领域可视化已经很难快速发展,基本的东西都有了,要创造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图形已经不那么容易了,要整个花哨的东西又不能得到广大统计者的认可。事实上,很多搞统计的人都不怎么看重可视化。好比LaTeXer不看好word,Linuxer不看好MS。
还有谢兄不是太看重数学,我这一点也受到了谢兄的影响,不过后来发现数理基础还是很重要的。下面是摘自大学里有另一个对我有重大影响的黄兄和我的邮件:
[quote]machine learning想要发好杂志(top journal: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),你就不得不对vapnik的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那本书滚瓜烂熟。你就不得不使用繁琐的数学来证明一个算法的error bound。否则,一个不能被证明error bound的算法,就不能叫算法,而只能叫空想。比如说,为什么support vector machine那么出名?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error bound可以轻松的就估计出来:ratio of support points/whole data points。这样人们在使用svm的时候,就可以很容易很轻松的对自己的算法的精确度有一个数学上的估计。相反,对于data mining中的很多算法,比如neighbor clustering,就很难说这样的算法究竟优化了谁,准确度有多高。很多时候只能靠模拟或者cross-validation去验证。而最为有趣的是,cross-validation,做为很多敌视数学的人经常拿来做遮羞布的这么一个东西,恰恰是统计学界的c.r.rao这个group里的shao用大把大把的数学验证了它的optimal and consistent性质的。他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,使用cv是可以找到正确解的。如果没有shao的工作,cross-validation根本流行不起来。
另外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是,aic 和 bic。 表面上看,这两个信息准则都是很简单的,一个likelihood项,加一个惩罚项,来选择模型。但是,千万不要被它简单的外表所迷惑。实际上,aic的推导使用了复杂的分析学,依靠taylor expansion+高阶逼近,算出来的是log likelihood的一个期望,后面加的惩罚项其实是对maximum likelihood的一个correction,因为maximum likelihood与log likelihood 的期望之间是存在这样一个bias的。而对于bic,使用的是laplace approximation of bayes factor。也很复杂。[/quote]
上面是我的一点浅显认识,不中听的地方还望谢兄和大家海涵。再一次祝愿谢兄能够”满堂红醉三千客,一剑霜寒四十州“,成为统计领域的大牛。
fan
我向来不会盲目崇拜某个人 我懂得慢慢地花时间去研究一个可能值得我崇拜的人 包括谢师兄 我承认此刻的我对谢师兄的理解远没有魏兄弟深刻 但将来某一天我会达到这样或者更高的认识水平 [s:17]
cloud_wei
呵呵,这个话题没有这么大吧。我也极少承认我崇拜谁,但是我觉得内心里的极度认可其实就是崇拜了,只不过大家碍于面子不说罢了。咱们这么议论谢兄,唉,有些不好啊。
iamstomach
很感谢前辈的回复,其实对于很多统计学的学子来说,对于这个学科一点也不了解(我不知道自己这样推断是否正确,至少我和我身边的人是这样),很多人在大一时就准备转专业,我们大一结束,整个专业前五名转了四个出去,转到了会计、管理、金融等专业,有时候感觉是一种悲哀。当然,我自己没有这样的想法,因为我的学习成绩根本无法达到转专业的要求。
我也不是给前辈带高帽子,确实和我们这些无知的统计学子相比,你不仅自身的能力优秀,建立COS论坛供大家交流学习也很令人敬佩,我也相信前辈能够永无止境的学习,达到更高的水平。
呵呵,其实我说“自传”是一个噱头,我更想了解的是前辈提升的一个过程,如果前辈确实无法一时半会说清,希望自己能够和前辈在以后的交流中慢慢了解。
最近手里紧张,等奖学金发下来,我会向COS论坛捐赠一点小钱! [s:11]
现在对论坛还不是很了解,以后会多多深入,向各位前辈和版主学习!
PS:以前看到前辈的名字以为你和谢邦昌老师是什么亲戚关系呢。谢邦昌老师到我们学校来过,非常敬仰啊,感觉他总是到各个学校活动,跟学生交流很广也很认真。希望前辈能够像谢邦昌老师那样发展,多跟我们这些后辈交流,呵呵。这对于统计学来说是一大福音。就此打住!
冰儿
“当我年少无知的时候,看到这样的话会很得意,而现在我得不断警告自己,小心小心再小心,莫真把自己当根葱……”
觉得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拿自己是个爷。
呼叫谢老大,这个过程是怎么转变的?分享一下……
kimboo
哎,现在感觉要学的东西真实太多了,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了[s:12]
yihui
用“梯度下降”,不要追求全局最优解
yihui
一言难尽。我也受了很多人的影响,不过要总结一句话的话,就是“当你看到比你牛的多的人都没发话的时候,你有啥资格发话呢?”
长期处于别人的表扬中,真的是很难抵抗“表扬的腐蚀”啊 [s:19]
yihui
重申一下,非常不提倡学生捐赠,等你将来正式拿工资的时候,给COS捐100万我都不说啥,学生没有工资收入,给COS捐赠我心有不安 [s:11]
谢谢你的鼓励,若有精力,我一定会把自己的经历一一写出来的
iamstomach
谢老大,上次捐赠了点小钱 你有查收吗?
我发了邮件到邮箱 但是没反应
lfy1984
嗯,加入COS论坛时间不长,所以对其的发展历程还不太清楚,但是兴趣很大啊,期待中.......
ryusukekenji
学生很佩服谢老师,谢老师称得上是 R语言中国代表性人物~ ^_^
说到R语言,学生就想到谢老师了~
李海霞
看看别人的研究生生涯,真是有点自惭形秽。。。谢同学这么厉害,能否帮小女子则个呢。。。o(∩_∩)o... [s:13]